买银行理财产品 你会看说明书吗?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挖财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|
挖财君有个美女同学,大学毕业后去了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作,后来经过她的推荐,基于四年大学的深厚同学友谊(面子),我投了5万块买了她们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,90天年化收益3.6%。
从好的角度看,虽然3.6%的年化收益率无法跑赢通货膨胀率,但也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1.75%的年化收益率了,是其两倍还要多。
通过这位美女同学,挖财君也顺便积累了丰富的银行理财投资经验,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首先大家要知道这个原则:
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没有保本承诺,有保本承诺的多半收益较低。
不过,即便银行理财产品多半不保本,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。原因要从其投资范围及投资比例说起。
![]() |
那么,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有哪些?我们的钱去哪儿了呢?
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,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保守:
一部分投资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、央行票据、金融债、回购、高等级信用债等,国债是财政部发的,央行票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发的,金融债是大型银行发的…他们不还你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;
另外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会投资类信托计划,非标准化债权及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,虽然这部分风险比上一部分略高点,但也都是债券资产。
在严格的约束投资范围的同时,并严格约束了投资比例。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及投资比例来说,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。
既然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低,为什么有时候会被媒体曝出问题呢?其实这些问题多半都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,或者是银行客户经理给客户推荐了非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,比如高风险的贵金属投资,业内也称为“飞单”。
因此,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,大家一定要弄清楚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是谁?也就是资产管理人是谁?
![]() |
如果是银行为发行主体,相对来说较为好一些。
了解以上内容之后,我们可以再补充看一下其他理财产品信息,比如是什么类型理财产品,是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还是非保本浮动类产品,还是固定收益类产品,这都是有区别的。
不过在这里,挖财君还是建议尽量看一下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,尽管非常枯燥无聊,但也远比出了事之后再了解真相要好的多哦。
文章来源:微信公众号挖财